黑龍江網 > 河山添錦繡 星光映萬家 一起過大年

蛇年非遺文創熱 春節市集“嘗味”AI糖畫 發布時間: 2025-01-26 23: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月26日電 題:蛇年非遺文創熱 春節市集“嘗味”AI糖畫

  作者 葉秋云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將至,蛇年生肖IP“七彩刺桐蛇”藝術裝置,蛇年主題的剪紙、木版年畫、文創手辦……中國各地文化市集里的蛇年元素與非遺技藝融為一體,深受年輕人喜愛。

1月17日,在福建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行的新春市集上,游客正在選購蛇年元素文創產品。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一款純手繪、手工裱褙的蛇年“福”字頗為熱銷。其設計者是“90后”裱褙師陳雨,她以生肖蛇的傳統紋樣作為“福”字的偏旁,著以金墨書寫,既有傳統文化味道,又有現代裝飾效果,受到很多年輕買家好評。

  在福州城市地標“閩江之心”的一個浦城剪紙非遺體驗攤位上,面對“90后”剪紙藝人吳佩的“蛇年元素”剪紙圖樣,一位來體驗的年輕姑娘表示,“沒想到剪紙這么難,但挺有意思的。這一剪,硬控(網絡詞匯,意指被吸引而停不下來)了我20分鐘!”

  亦糖亦畫、可觀可食的糖畫,向來是孩子們的心頭好。如今,糖畫制作已經出現“人機大戰”——運用AI技術即可迅速生成。3歲的陳允瑞第一次看到機器人畫糖畫,當把AI糖畫拿到手里后,他左右端詳,舍不得吃。“傳統手藝人做的糖畫有很多細節,AI生成的糖畫更便捷。”陳允瑞的父親說,他輸入圖案,大約2分鐘生成一個糖畫,冷卻30秒便可取出。

  來自格魯吉亞的游客瑪琳娜被春節市集所吸引,“淘”到非遺主題的文創貼紙、冰箱貼等伴手禮,富有當地特色。

1月17日,在福建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辦的新春市集上,年輕人正在體驗拓印“福”字和銀票。 葉秋云 攝

  “世遺之城”泉州打造的蛇年生肖IP“七彩刺桐蛇”藝術裝置,已在泉州古城各個景點亮相。七只造型各異、可愛萌趣的“蛇蛇”融合閩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分別取名“海海”“絲絲”“泉泉”“州州”“歡歡”“迎迎”“鯉鯉”,意為“海絲泉州歡迎你”,其周邊手辦、手鏈、毛絨掛墜等,也頗受海內外游客歡迎。26日記者發稿時,泉州古城正舉辦“探吃蛇”泉城尋寶定時挑戰賽,共200支隊伍參賽。

  中國各地商鋪紛紛推出蛇年元素產品。比如北京稻香村零號尋寶館推出蛇寶福糕、紅鯉福糕等“金蛇獻瑞”系列限定產品;天津古文化街玉皇閣前廣場,農歷蛇年春節文化年貨市場人來人往;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恒興義畫店,年畫藝人正在加緊印制蛇年木版年畫。

  旅游平臺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泉州、潮州、汕頭、自貢、大同、興義等相對小眾目的地熱度飆升,泉州簪花圍、潮州英歌舞、安徽歙縣魚燈等則是熱門非遺項目。不少人愿意為了一個非遺項目、一項民俗奔赴一座城,享受年味。

  “年味不僅是兒時的味道,還讓我與家鄉有了更真切的情感聯結。”20歲的福建寧德市民林旭芳身著旗袍,頭戴非遺技藝“三條簪”,穿梭于市集中,體會過年的意義。

責任編輯:張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