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李宴群 柳晴 孫建民 王國棟? 記者 王忠巖)“手術禁區”發現巨大腫瘤,累及多根重要血管……近日,哈醫大腫瘤醫院院長、肝膽胰外科權威專家邰升教授帶領團隊,成功為一名22歲女孩實施了“半離體肝切除+自體輔助肝移植”手術,順利切除肝中葉和肝臟尾狀葉巨大腫物。手術歷時5小時,全程設計緊密、高效靈動,彰顯了哈醫大腫瘤醫院肝膽胰團隊高超的手術技術和醫護精良的圍手術期管理水平。該院肝膽胰外科不斷突破“禁區”、勇攀高峰,為疑難重癥肝腫瘤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半離體肝切除+自體輔助肝移植”術中
“雙向奔赴”信念與希望共鳴
今年22歲的小文,在即將踏入研究生校門之際,教資考試體檢時發現肝臟內疑似有腫物,既沒有明顯不適,也沒有基礎疾病的她對自己的情況感到不可思議,便立刻前往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增強CT結果顯示患者肝內有不規則腫物,直徑約為10厘米,這讓小文一家子頓時手足無措。經過多方打聽,最終慕名來到了哈醫大腫瘤醫院找到邰升教授。經過全面檢查,顯示患者肝臟腫瘤大小約8*10厘米,并且位置極其刁鉆,處于肝尾狀葉、左外葉、右后葉之間,肝左、肝中靜脈完全包繞。據邰升教授介紹,這個位置屬于肝臟手術的“禁區”,常規手術無法切除,比較好的手術方式就是全離體肝腫瘤切除或半離體肝腫瘤切除,但是手術難度極高、風險極大。
患者肝臟情況3D重建
“還有一個月我就要踏入研究生的校門了,我想在開學之前快點好起來。”看著小文對健康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許,邰升教授決定要克服一切困難為她切除腫瘤。術前,邰升教授團隊對患者整體解剖結構進行評估,進行了3D重建,并做了兩手準備,若術中發現第一肝門已被腫瘤侵犯且無法剝離,將果斷把肝臟移出體外,在體外將腫瘤切除后,再將剩余的肝臟重新植入體內;若腫瘤可以剝離,將在半離體的狀態下切除腫瘤,把肝左靜脈和下腔靜脈吻合,有可能門靜脈左支切除重建,最大程度保留患者健康肝組織。
邰升教授手繪手術方案
手術技術攀越新高峰
一切準備就緒,7月16日上午8時,邰升教授帶領團隊穩扎穩打,逐步向肝占位區段游離,依次解剖第一肝門、第二肝門。隨后,進行了半離體肝臟Ⅰ、Ⅳ、Ⅴ、Ⅷ段切除、自體肝左外葉移植術、肝左靜脈重建、門靜脈左支重建。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共同努力下,歷時5個小時便完成了全部操作,成功保留了患者Ⅱ、Ⅲ段及Ⅵ、Ⅶ段肝臟,在不破壞相應區段肝動脈門靜脈及膽管組織的情況下,保證了其區段血供及回流的完整性,最大程度減少對肝臟的損傷,此次手術攀登了“半離體肝切除+自體輔助肝移植”手術的又一高峰。術后,患者肝臟及管道外觀恰似一只展翅欲飛的蝴蝶,在邰升教授團隊的守護下,小文將帶著這份“蝴蝶”的祝福,迎接生命的絢爛。
“半離體肝切除+自體輔助肝移植”術中
據邰升教授介紹,半離體肝臟切除手術是肝膽外科手術和肝臟移植手術的巔峰技術,是一門保留與重建的藝術。此手術是指在保留第一肝門門靜脈、完全離斷肝靜脈和肝后下腔靜脈的情況下,將肝臟翻轉出體外,經體外低溫灌注后,在冷保存狀態下進行肝臟腫瘤的切除及受累血管結構的切除、修復和重建,最后將剩余健康的肝臟原位植入患者體內。與全離體肝切除手術相比,由于手術視野受限、空間有限,所以手術復雜性更大,但對于患者來說術后恢復會更好,術后并發癥少。
有人視高難度手術為“畏途”,但在邰升教授看來,“何處險峰何處景,醫生的信心就是患者的希望。”邰升教授是我國肝膽胰外科領域知名的中青年專家,在東北地區較早開展了“聯合肝臟離斷及門靜脈結扎的分次肝切除術”,率先開展了“半離體肝切除+自體肝移植”和“全離體肝切除+自體肝移植”;在全國開創性完成了“廢棄肝臟脾窩異位輔助肝移植”。一次次挑戰極限,一次次突破“禁區”,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是哈醫大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藝術的極致追求,是造福患者的又一壯舉,在邰升教授的帶領下,醫院不斷攀登醫學險峰,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和最優質的醫療服務,為更多患者點亮生命的希望!
責任編輯:楊卉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