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 > 龍江

雙鴨山市集賢縣:水稻春耕插秧全面鋪開 多元舉措保障糧食生產良好開局 發布時間: 2025-05-16 14:23 來源:集賢微言

  連日來,集賢縣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搶抓農時,積極推進春耕生產工作,同時積極探索多元發展路徑,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辟了全新渠道,為全縣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搶抓農時,春耕插秧進入高峰

  近日,集賢縣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的寒地水稻插秧工作進入了高峰期。村民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有的忙著將育好的秧盤運送到田間,有的則在一旁協助農機手進行插秧作業。農機手熟練地駕駛著插秧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的苗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移栽在肥沃的田地里,為稻田披上了一襲嶄新的“綠裝”。

  據了解,今年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的托管面積達到了8150畝,規模較往年進一步擴大。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得益于合作社的科學管理和精心組織,也反映了農民對合作社的信任和支持。

  科技賦能,水稻量質齊升

  在示范基地,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積極引入先進種植技術,為水稻的高產優質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改大格田技術是合作社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通過將小格田改造成大格田,減少了池梗的數量,增加了有效種植面積。

  水稻種植戶王軍對此深有感觸,他興奮地說:“自從改了大格田,咱這水稻地池埂子少了,地就多了。而且,大格田更便于機械化作業,提高了生產效率。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稻產量也跟著上去了,這樣咱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

  除了改進大格田技術,合作社還采用了側深施肥技術。該技術能夠在插秧的同時將肥料精準地施入秧苗根部附近,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減少了肥料的流失和浪費,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水稻的品質。

  定制農業,拓寬增收渠道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今年,集賢縣積極推進定制農業發展,計劃定制農業面積達1.2萬畝,涉及高端大米、鮮食玉米、優質大豆及產品等作物,預計產值可達3509萬元。定制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農業經營模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個性化、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也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的途徑。

  集賢縣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劉德輝介紹說:“我們高豐合作社積極響應縣里的號召,今年推出了‘我在高豐有畝田’和‘我在高豐領養一只雞過年燉給母親吃’的定制活動。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認領一塊屬于自己的稻田或領養一只雞,由合作社負責全程種植或養殖管理,消費者可以實時了解作物或家禽的生長情況,收獲的農產品將直接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截至目前,合作社的定制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已經定制出1000多畝稻田,占總面積的1/7左右。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合作社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農業體驗方式,實現了農民與消費者的雙贏。

  集賢縣高豐水稻種植合作社在春耕生產中的積極作為,為全縣農業發展樹立了榜樣。下一步,集賢縣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推廣先進種植技術,發展定制農業等新興業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