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 > 原創

遜克縣奇克鎮:以“三治融合”繪就鄉村治理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5-06-16 15:21 來源:黑龍江網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遜克縣奇克鎮積極探索創新,以“自治”為基、“法治”為綱、“德治”為先,全方位激活鄉村發展潛能,致力于打造和諧、文明、有序的鄉村新風貌,走出了一條具有奇克特色的鄉村治理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自治”為基激活居民參與“源動力”

  一是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一站多用”的原則,依托奇克鎮文化站建設奇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先后累計投入資金92萬元。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農村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夯實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全鎮已建成室內文化活動室16處、室外文化廣場16處,建設農家書屋16個。各村因地制宜,緊密結合居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以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活動驛站為基礎,建設村“文化服務圈”,將文化惠民精準送到群眾“家門口”,竭力為群眾提供創造更好的文化條件,讓群眾擁有休閑好去處。打造了常勝村“醉美龍江331國道紅色驛站”景觀營造濃厚、熱烈、喜慶的宣傳氛圍。二是豐富文化活動載體。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匯演、義診、慰問等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節日文化活動。舉辦“奇心向黨?鄉蘊華章”第二屆村晚、“奇心向黨魅力邊疆”第二屆民俗體驗節、正月初五“祥蛇瑞彩扭乾坤”秧歌表演等文化活動3次。元宵節組建百人秧歌隊參加全縣“春滿邊城?接續奮斗再出發”秧歌匯演及煙火蹦迪表演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民俗活動、組織清明節祭掃、端午節舉辦包粽子大賽、舉辦文明實踐大集售賣特色農產品,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法治”為綱增添鄉村治理“正能量”

  一是特色宣講樹新風。依托“一約四會”提高鄉村民眾自治主動性,充分發揮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抓牢黨員先鋒隊、五老宣講隊、青年骨干隊、志愿服務隊四支宣講隊伍,積極開展“理論宣講”“道德講堂”“移風易俗宣傳”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采取“紅馬甲”“小板凳”“大喇叭”“快板”等方式,目前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深入鄉村開展理論宣講、道德講堂28次,受益群眾1500余人次。二是新媒體宣傳傳新風。將“奇克特訊”微信公眾號作為鄉風文明宣傳主陣地,充分發揮對外宣傳的作用,推進鄉風文明見實效。設立“鄉風文明”專欄,以鄉風文明建設為切入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用文明浸潤鄉土,以強有力的工作定力譜寫鄉風文明新篇章。三是創新舉措建新風。采取“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獎勵機制,鼓勵黨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理論宣講等志愿服務賺取積分,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讓黨員群眾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充分發揮文明實踐活動正向激勵的作用,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邊疆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投入6000余元打造愛心積分超市,以孝老愛親、環境整潔、移風易俗、公益活動等為評選內容,制作黨員和村民積分管理公示版,充分發揮“小積分”兌換“大文明”作用,讓每一位村民都成為文明新風的引導者、倡導者,榮獲“國家級文明村”稱號。

  “德治”為先打造鄉風文明“舒適圈”

  一是鄉風文明有亮點。奇克鎮目前有國家級文明村3個,省級文明村4個,市級文明村9個,實現鄉風文明試點標識全覆蓋。全鎮把創建鄉風文明試點村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推動力,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5+1+1”行動,在菜園革命、農村垃圾治理等重點工作中進行“愛國衛生運動,守護美麗家園”“義務植樹添新綠、齊心協力美鄉村”等系列人居環境整治行動60次。二是典型選樹有看點。奇克鎮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和先進人物、群體選樹培育,在全鎮組織開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評選活動,通過不斷選樹“最美+”典型,帶動了更多家庭見賢思齊、向善向美,傳承良好家庭家教家風,垂范鄉里、滋養鄉風,帶動身邊人踐行新時代家庭觀,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三是村規民約有特點。各村黨組織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將家風家教、移風易俗、人居環境等全部納入“規”的范圍,制定出切合實際、貼近群眾、通俗易懂的村規民約,如新豐村鼓勵村民展現發展棚室蔬菜、花卉等勤勞樸實形象,邊疆村以“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做好旅游、產業、民族團結三篇文章。開展了優秀村民公約展示活動,6個村優秀范例帶來各具特色的展示表演,進一步推廣了村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優秀居民公約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完善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