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 > 龍江

哈爾濱市5年間新建口袋公園99處,開放共享綠地超14萬平方米 發布時間: 2025-06-26 09:19 來源:哈爾濱日報

  在哈爾濱主城區,一些曾經不起眼的角落正悄然變身“城市綠肺”。道里區顧鄉公園內,孩子們在新鋪設的懸浮地板上嬉笑玩耍;南崗區兒童公園的沙灘排球場上,年輕人揮灑汗水;道外區知青公園的林下空間里,帳篷星羅棋布。這些變化,正是哈爾濱“十四五”期間見縫插綠、拓展綠色空間的生動縮影。據統計,2021年至2025年,主城區新建口袋公園99處,開放共享綠地超14萬平方米,讓市民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生活。

  見縫插綠,小口袋公園改善人居環境

  在經緯街與工程街交口處,一座占地僅300平方米的“經緯口袋公園”成為周邊居民的晨練打卡點。這里曾經是廢棄的拆遷地塊,堆滿建筑垃圾。2023年,道里區園林部門利用這處“邊角料”,栽種了丁香、云杉等鄉土樹種,鋪設塑膠步道,安裝休閑長椅。如今,居民王阿姨每天清晨都會來此打太極:“以前下樓沒處去,現在家門口就有小公園,空氣好,心情也好!”

  哈爾濱市城管局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全市主城區共新建口袋公園89處,其中2021年1處、2022年2處、2023年24處、2024年62處,2025年計劃完成10個口袋公園建設。

  這些公園雖規模不大,但功能齊全:既有適合老人的健身區,也有兒童游樂設施;既有景觀小品,也有便民服務亭。

  由于哈爾濱市主城區可用于綠化建設的土地資源非常少,哈爾濱創新采用“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立體增綠”的措施提升城市綠化面積。其中“口袋公園”建設就是“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的顯著成果。

  “原來這里是一片違建,后來被拆除了,現在變成口袋公園了。”家住香坊區建成家屬區建成二道街附近的居民們面對自家門口的變化,一個勁兒地為政府部門點贊。

  “十四五”期間,哈爾濱市通過高質量口袋公園規劃建設,探索了一條集約高效的利用城市角落空間提升區域人居環境的典型路徑。附近居民面對自家門口的變化連連點贊。

  共享開放,“公園綠地”變“城市會客廳”

  2023年5月,位于道里區的顧鄉公園率先試點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劃出5000平方米草坪作為開放的帳篷區。消息一出,市民紛紛打卡體驗。家住河松小區的李女士說:“以前只能隔著圍欄看草坪,現在能帶著孩子親近自然,太方便了!”試點首月,顧鄉公園游客量同比增長300%,成為哈爾濱新的打卡地。

  在試點成功基礎上,2024年,哈爾濱市城管園林部門正式出臺了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相關方案,明確每年6月至10月為開放期,涵蓋全市27個公園、14余萬平方米綠地。

  在道外區知青公園開放的林下空間,露營區、野餐區讓人們樂不思蜀;在松北區文化中心公園,親子運動區、沙灘運動區等,讓人們零距離親近自然……

  據哈爾濱市園林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后,公園日均游客量從29.2萬人次增至36.8萬人次,周末高峰達40余萬人次。

  綠色惠民:從生態底色到幸福坐標

  為保障開放安全有序,哈爾濱市建立了“一園一策”管理機制。配備安全員,定時巡邏;設置生態修復期,定期讓公園綠地“休養生息”;引入智能監測系統,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人流密度,避免過度聚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讓開放共享的公園綠地秩序井然,植被豐茂。

  口袋公園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更提升了城市生態環境品質和人文環境品質。從“見縫插綠”到“共享開放”,哈爾濱用五年時間完成了城市綠化的提檔升級。這些星羅棋布的口袋公園和環境優美的開放綠地,不僅是城市的生態底色,更是市民的幸福坐標。

  “十四五”,哈爾濱以“繡花功夫”讓綠色資源普惠于民,讓冰城夏都的魅力在綠水青山中持續綻放。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