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教育部:推動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民政部、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持續發揮社會組織促進畢業生就業的積極作用,助力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通知要求,引導社會組織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支持社會組織引入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服務項目,帶動開發相應崗位。推動專業性社會組織鞏固拓展教育、醫療、科技、文化、救助、養老、托育等領域的服務空間,面向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和見習崗位,鼓勵有條件的社會組織申報就業見習基地。發揮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面向基層群眾服務的優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方式,創新基層服務項目,開發與大學生相適應的城鄉社區服務崗位。支持社會組織聯合會等樞紐型社會組織搭建業內就業信息平臺,推動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通知要求,推動社會組織開展就業資源對接。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聯系會員、企業、高校和專業人員的獨特優勢,搭建和完善就業資源對接平臺。特別是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分布各行各業的優勢,引導各會員企業積極參與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和各地人才供需對接活動,重點挖掘本地區、本領域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崗位信息,與高校聯合開展招聘和定向人才培養、就業實習基地建設、人力資源提升等合作,促進校企人才精準對接。加強與本地區高校的溝通協作,推進“校社合作”,引導社會組織有序組織高校大學生到會員企業、基層社區深入了解職場環境,快速適應就業需求。推動社會組織通過提供就近服務、建立人才供需鏈、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
通知要求,促進社會組織細化就業指導服務。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研究會等加強與教育部門各分行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的溝通協作,積極參與行業人才需求分析、就業形勢調查、就業觀念引導、創業咨詢服務等。推動社會組織發揮導向作用,幫助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引導社會組織發揮靈活高效、貼近群眾等優勢,協助做好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圍繞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零就業家庭等有就業意愿的困難群體畢業生,優先提供咨詢指導、崗位推薦、就業實習等服務。支持職業教育類社會組織積極開展養老、托育、家政等技能培訓,鼓勵社會組織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實習實踐、志愿服務、專業培訓等機會。引導專業社會組織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普法宣傳、糾紛調解、公益援助等法律服務,配合有關部門防范虛假招聘信息。
鼓勵社會組織用好就業服務平臺。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https://www.ncss.cn),舉辦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活動,引導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積極參與平臺網絡招聘。各地民政、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加強協同聯動,進一步培樹社會組織就業品牌活動,積極搭建本地社會組織招聘服務平臺,為社會組織、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常態化開展就業服務。有條件的地區要組織開展社會組織與高校畢業生人才雙選活動,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進一步了解社會組織,積極到社會組織就業創業。
通知要求,支持社會組織用足就業扶持政策。各地民政、教育部門要強化就業政策宣傳,支持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用足用好擴崗補助、見習補貼等各項穩崗減負擴就業支持政策,擴大崗位需求。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歲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社會組織,支持其按規定時間參照企業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
通知還要求,加強社會組織助力就業工作宣傳。各地要充分依托傳統媒體和新興媒介,加快信息平臺建設,加大就業政策宣傳推廣力度。要積極總結和宣傳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好經驗、好做法。要持續開展典型案例宣傳,為社會組織助力就業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光明日報記者任歡)
責任編輯:楊卉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