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 > 龍江

黑龍江:“情緒經濟”升溫 解鎖消費新密碼 發布時間: 2025-07-03 09: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6月,抖音《2025年輕人情緒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6成消費者更重視精神消費,9成消費者更愿意為情緒溢價付費,2025年中國“情緒消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情緒價值成為消費新剛需的當下,黑龍江正悄然掀起一場“情緒經濟”的熱潮,也展現出消費升級趨勢。

  龍江大地的治愈方程式

  哈爾濱井街胡同一家寵咖的雪狐“豆包”近日成為網絡焦點。2024年,店主于女士敏銳捕捉到黑龍江冰雪旅游熱潮中游客對冰城狐貍的喜愛,將這只白毛雪狐引入店內作為特色“店員”。“憑借溫順親人的性格,豆包可與顧客親密互動,為我們小店吸引了超高人氣,單日最高接待超百位顧客,不少游客直呼‘不虛此行’?!?/p>

豆包和它的伙伴“營業”中

  除了這位“顏值擔當”,店內的小狗、貓咪等寵物“店員”同樣熱情好客,讓不少顧客慕名而來、多次回訪。于女士告訴記者,許多承受學業、工作壓力的顧客,不愿傾訴時便會選擇來寵咖。他們抱著心儀的小動物,靜享一下午時光。在她看來,寵物之所以能成為人們心靈的撫慰者,在于其能填補都市人內心的空缺——無論是因條件限制無法養寵,還是異地求學工作的孤獨,這些毛茸茸的伙伴都能給予溫暖陪伴,帶來治愈力量。

  記者在《報告》了解到,2024年中國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約7.5%。而中國文旅IP市場規模在同年也達到了4314億元,同比增長15.5%。

  在黑龍江,冰雪大世界的夢幻冰雕,以極致美學點燃游客的歡樂情緒。牡丹江深挖非遺底蘊,伊春依托森林秘境,各地文旅項目以差異化場景滿足多元情感需求。這些充滿溫度的體驗,如同精密方程式,精準計算著當代人對心靈慰藉的渴望,讓“情緒經濟”成為龍江文旅破圈的新密碼。

  跨越代際的心靈療愈

  從“治愈消費”到“情緒買單”,一場跨越代際的消費變革正在悄然上演。60歲的重慶阿姨張麗華原本只為游覽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卻在老道外的中華巴洛克街區、松花江畔的俄式餐廳,收獲了一場情緒治愈之旅?!耙郧坝X得‘情緒消費’是年輕人瞎折騰,現在懂了,有些快樂,確實需要別人幫你搭個臺子?!睆埌⒁陶f,冰城哈爾濱以獨特的城市風情搭建起“情緒舞臺”,讓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都能找到共鳴——年輕人在此獵奇打卡,中老年人則重拾往昔記憶。

造型可愛的香薰

  解壓神器為精神“充電”、治愈好物給心靈來場SPA、腦洞裝備對抗生活的疲倦、新奇產品成為新晉“社交貨幣”……看似抽象的、少見的、沒用的新奇好物卻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最小單位的情緒價值,成為更適合當代年輕人體質的“精神快充”。

李小愛的懷舊小物件

  年輕的“情緒消費”達人李小愛會定期購買香薰盲盒、娃娃扭蛋,醉心非遺手工制作,收藏承載童年記憶的小物件,這些都是她對抗工作壓力、排解孤獨的“心靈解藥”。對她而言,消費的不僅是商品,更是背后的情懷與情緒價值。

  消費場景的營造,更是點燃情緒消費的關鍵火種。李小愛坦言:“精心陳列玩具的創意小店、充滿藝術氣息的文創空間,都能瞬間激發我的消費沖動?!边@些空間以美學設計與情感共鳴為紐帶,將商品升華為治愈心靈的載體,讓消費者甘愿為情緒買單,在消費中完成一場自我療愈。

  尋找心靈與錢包的平衡之道

  近年來,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的一家心靈驛站成為眾多人尋求情緒出口的“避風港”。這家主營情緒調節、職場壓力調節以及人際關系疏導的小店,見證著社會“情緒消費”浪潮的興起。

心靈驛站一角

  “每天來咨詢的人絡繹不絕,不同年齡段面臨的情緒困擾截然不同。”在心靈驛站咨詢師舒心看來,13至22歲的青少年群體,大多因與同學、老師和父母之間復雜的關系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漩渦;22歲至45歲的成年人,則更多地被職場競爭和情感糾葛所困擾;而45歲至60歲的中老年人,家庭關系的處理、身體亞健康或疾病帶來的擔憂,成為了情緒問題的導火索。

  “令人欣慰的是,小店客流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尋求專業幫助。大家越來越重視情緒對自己和家人的影響,開始主動邁出尋求幫助的這一步,這是個好現象。”舒心表示,希望政府、行業協會等相關部門能搭建展示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并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以輕松愉悅的心態投入工作和生活。

黑龍江省心理及解壓相關企業數據統計(數據由企查查提供)

  記者在企查查數據了解到,截至目前,黑龍江情緒、心靈驛站、解壓相關企業自2024年起注冊量增勢明顯,同比增長220%;黑龍江心理咨詢相關現存企業達3757家,主要分布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市;黑龍江省密室、劇本殺相關現存企業達657家,從注冊量來看,2019年起,黑龍江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快速增長,2021年注冊量達317家,為近十年注冊量峰值,今年上半年注冊量達66家,同比增長53.49%。這些數據表明,黑龍江在心理健康服務與休閑娛樂領域的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相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情緒消費與普通消費有著本質區別?!眹胰壭睦碜稍儙煆埐赋?,普通消費注重性價比,而情緒消費更強調情感價值和心理滿足。這種新興消費模式正深刻影響著市場,但過度消費可能帶來經濟和心理雙重壓力。

  如何避免盲目“情緒消費”?張伯涵分享了實用方法,網購時設置24小時冷靜期,線下購物給自己10分鐘思考時間;通過預算分配,將每月收入劃分為必要開支、儲蓄和情緒消費三部分;還可嘗試運動、社群活動、手工DIY等非消費方式,實現“情緒健康”與“財務健康”的雙贏。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情緒消費的興起體現了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但如何在滿足情感需求的同時保持理性消費,依然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課題。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