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 > 生活

越丑越愛?陸琪揭秘“丑萌”玩偶走紅密碼 發布時間: 2025-06-20 11:01 來源:封面新聞網

  近日,Labubu、Fuggler?等“丑萌”玩偶在國內外市場掀起熱潮。丑萌為何爆火?為何追捧?消費群體為何是年輕人?封面新聞記者帶著三問,對話著名情感導師、暢銷書作家陸琪,探討“丑萌”玩偶背后的心理動因與消費邏輯。

  為何爆火?

  核心在于消費模式向“情緒銷售”的轉變

  陸琪指出,“丑萌”玩偶的爆火并非僅因外形特點,核心在于當下消費模式向“情緒銷售”的轉變。與傳統渠道的銷售不同,情緒銷售通過直播等場景調動消費者情緒,如制造緊迫感、營造故事性等。以Labubu的火爆為例,首先是它的故事性營造得非常成功,通過明星搭配的曝光,吸引粉絲群體,建立了核心受眾圈層。第二是盲盒模式制造了開盒時“得與不得”的不確定性,刺激多巴胺分泌,強化了受眾的消費動力。第三是緊迫感的制造,通過“稀缺性”激發消費者搶購心理,強化“越難獲得越想擁有”的情緒銷售模式。

  為何追捧?

  人們對不完美易產生深刻印象

  針對“為何丑萌形象更易引發追捧”,陸琪從心理學角度解析了兩大核心原因。首先是情感矛盾,人們對不完美的事物更易產生深刻印象。如影視中帶有缺陷的角色往往更具記憶點,丑萌玩偶通過打破傳統美學標準,使消費者印象深刻,形成獨特標簽。第二是人們在情感上的依戀物往往并不完美,比如很多人對雖然破舊但很熟悉的東西十分依賴。這類物品因“不完美”而更具親切感,消費者更易將其視為“陪伴者”而非單純的“完美商品”,從而建立情感聯結。

  為何是年輕人?

  年輕人對“獨特性”有強烈追求

  對于Fuggler等玩偶主打的“看起來瘋癲,卻能暖化你的心”廣告語,陸琪認為,這類玩偶確能通過“間歇性強化”提供情緒宣泄出口,但其正向作用核心在于價格控制——若價格脫離日常消費范疇,則可能異化為純粹的商業行為。此外,陸琪指出,消費者對玩偶進行個性化改造的行為,折射出年輕群體對“獨特性”的強烈追求。他表示,當下年輕人排斥同質化商品,傾向通過細節改造彰顯個性,即使購買的是同款玩偶,也需通過二次創作表達自我。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