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湘潭市委編辦發文介紹,在指導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編制工作中,當地嚴肅整治上級文件“囫圇吞棗”,事項名詞“大而無當”,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創建達標”“材料報表”,讓鄉鎮(街道)干部們精力從“迎檢迎評”轉向“服務群眾”。
履職事項清單被認為是鄉鎮(街道)工作的“任務表”,更是工作職責的“說明書”,編制街鄉履職清單有利于明確鄉鎮(街道)與上級職能部門權責邊界,壓縮權力交叉模糊地帶等。
上文稱,湘潭在思想認識上破除“清單萬能”等形式主義誤區。一是防止“清單無用論”。市委編辦積極引導干部摒棄 “清單萬能” 與 “清單無用” 兩種極端認知。通過深刻剖析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本質,明確其作為依法履職 “說明書”、屬地責任 “分界圖”、群眾辦事 “服務單” 的精準定位。二是杜絕“清單做秀”。及時糾正清單編制中“照搬照抄”“避重就輕”“推諉卸責”錯誤傾向,嚴肅整治上級文件“囫圇吞棗”,事項名詞“大而無當”,三保事項兩頭落空,上收事項堆砌羅列的形式主義做法,不搞花拳繡腿。三是破除“唯上不唯實”。建立“需求導向”的清單生成機制,以鄉鎮(街道)為主體,編制清單,改變以往“上級文件怎么寫、清單就怎么列”的機械執行模式,聚焦“清單實用性”,以“群眾能不能看懂、工作能不能落地”為檢驗標準,堅決杜絕“紙上談兵”。
在清單編制工作中,湘潭市委編辦通過“減事項、優流程、明責任”為基層減負增效。一是減事項:全面清理“一票否決”“責任轉嫁”事項,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創建達標”“材料報表”,讓鄉鎮(街道)干部們精力從“迎檢迎評”轉向“服務群眾”;二是優流程:對涉及多部門的高頻事項(如民生補貼審核、鄉村振興項目審批),通過清單明確牽頭單位、協辦責任和辦理時限,避免群眾“多頭跑、反復問”;三是明責任:杜絕“模糊表述”,如“自然災害防范處置”明確為配合做好“防汛防臺防震防雨雪冰凍防地質災害等5類7項具體內容”,讓事項可量化、可追溯。
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雖“小”,卻承載著基層治理的“大”責任。上文披露,在清單編制中,市委編辦室務會成員主要結合“三聽三問”下基層調研,采取“無擾式調研”“體驗式走訪”等方式。一是合理選取打樣點。在縣域內選取2個有代表性的鄉鎮(如工業型、農業型、城郊型)作為打樣點,集中人員力量蹲點指導,以點帶面,促進縣域清單整體提高。二是開展無擾式調研。下基層調研時,整合相關工作,不重復調研,一般不聽匯報,不搞迎來送往,以“四不兩直”的方式,直插鄉鎮(街道)專班,同坐一條板凳研究解決問題。三是建立問題臺賬。對調研中發現的權責不清問題(如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涉及農業、自然資源、司法等多部門),現場協調相關單位“聯合會診”,能解決的當場明確責任,暫時不能解決的納入“攻堅清單”跟蹤督辦。
湖北咸寧也要求干部在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編制中切身體驗“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實際。
據咸寧機構編制網7月10日文章介紹,咸寧市委編辦全員下沉解剖麻雀,在基層實踐中淬煉系統思維。推動機構編制干部走出機關,走進鄉鎮。成立3個專項指導組,分片包聯6個縣(市、區)70個鄉鎮(街道),干部每周不少于3.5天扎在基層,與鄉鎮(街道)人員“同坐一條板凳”,通過座談交流、現場跟班、查閱資料,指導全市70個鄉鎮(街道)逐條逐項梳理工作事項超10萬條。深度辨析事項來源、法律依據、責任主體和職責邊界,精準凝練“基本履職事項清單”“配合履職事項清單”“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三張清單。編辦干部切身體驗“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實際,系統掌握基層工作全貌與復雜性,清晰認知權責的法定邊界與實際運行邊界,深刻理解機構編制資源如何精準對接治理需求。
咸寧市委編辦還創新建立“五必訪五必看”督導閉環機制,訪談縣委書記、組織部長、編辦主任、鎮街書記、縣直部門等關鍵人員;對清單工作的人員參與、工作進度、清單架構、清單質量等方面進行檢查,全面掌握清單工作的推進難點和基層反饋。指導組全員下沉一線,現場核查事項落地可行性、對比分析區域共性與個性問題,精準識別癥結所在,對發現的典型問題開展現場協調與聯動會商,確保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形成督導閉環。在這一過程中,編辦干部通過實戰化解條塊沖突、厘清職責爭議,系統運用政策法規、緊密結合基層實際、綜合考量治理效能進行多維度研判,練就了統籌協調各方、精準拆題破題的實戰真功。
鄉鎮(街道)履職事項語言描述復雜、模糊,導致職責不清,職能部門與鄉鎮(街道)執行起來相互推諉怎么辦?《黨員生活》雜志近日報道就提到,在湖北松滋市委編辦會議室,在場的編辦干部和鄉鎮負責同志正對著清單內容逐條推敲,確保“名能副實”。這場針對八寶鎮履職清單事項編寫的“打樣”示范會,力求讓清單語言表述達到極致的精準與簡潔,做到群眾一看就明白、基層干部“照單履職”、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讓清單真正成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服務人民群眾的“明白賬”和“指南針”。
“‘負責低保對象的受理、審核。’改為‘負責低保對象的受理、初審工作。’是否更準確?因為鄉鎮實際上是對申請對象的基本情況進行初步的調查和核實,并沒有較大的裁量權和最終決定權,達不到‘審核’這一詞所表達的工作范疇。”松滋市八寶鎮組織委員楊雪梅指著屏幕上一條待定的清單事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類似這樣的逐條“打磨”貫穿了整個“打樣”清單的編制過程。每一個動詞的選擇、每一個定語的增減、每一個程序的補充,都力求指向明確、流程清晰、責任到點。“清單語言必須像施工圖一樣精確,差一個字,基層執行就可能差之千里。”松滋市委編辦干部田夢思表示。
“在履職清單事項初步確定后,我們會要求每個縣選出一個基礎較好、比較有代表性的鄉鎮進行‘打樣’示范。”湖北省委編辦政策法規處有關負責同志說,通過將各鄉鎮專班工作人員組織起來,與編辦干部共同商討示范鄉鎮的履職清單事項編寫,不僅讓其他鄉鎮有了供直接參照的“例題”,也讓各鄉鎮專班工作人員對清單編制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與感受“這個‘打樣’太及時了!”報道中,前來參加“打樣”示范會的松滋市南海鎮組織委員陳哲感慨,“通過‘精加工’,每條事項都寫得明明白白。我們照著這個‘例題’梳理自己鎮的清單,方向清、效率高、底氣足,真是為我們鋪平了道路!”
責任編輯: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