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8 18:17 來源:黑龍江網
從京哈高速運糧河服務區駛出,一片被水域環抱的林間營地豁然展開:房車庭院的遮陽棚下飄著咖啡香,星空露營區的孩子們正追逐蝴蝶,遠處的河面上有人揮桿垂釣——這里是哈爾濱市雙城區的運糧河谷營地,一處將“慢閃公園”概念落地東北的交旅融合新地標。
38公頃林間營地的多元生活圖景
清晨的陽光穿過楊樹林,灑在60余個形態各異的住宿單元上,不遠處,幾座九州牧居獨棟小院保留著東北民居的坡屋頂,內部卻配備了智能衛浴系統,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讓不少家庭游客駐足。
營地最熱鬧的當屬100畝露營區。60余套輕奢帳篷沿河岸排開,白色篷布在綠樹間格外醒目。“我們提供‘零裝備’服務,從烤爐到睡袋一應俱全。”營地運營經理于魁彬指著剛搭建好的天幕區說,上周這里剛接待了一場300人的企業團建,“客人說在城市里找不到這樣能同時容納千人的自然空間。”
正午時分,餐飲區飄出鐵鍋燉的香氣。廚師正忙著給游客端上剛出鍋的松花江魚,“夏天主打戶外燒烤,冬天就換冰釣火鍋,在冰封的河面上鑿洞釣魚,現釣現煮,這體驗在別處找不著。”除了東北特色菜,營地還能承接商務宴請,主樓的豪華套房與多功能廳相鄰,滿足從休閑度假到商務接待的全場景需求。
四季流轉間的沉浸式體驗
秋日的運糧河谷,2300米UTV全地形車賽道成了勇敢者的樂園。轟鳴聲中,車隊穿過樹林、河灘,濺起一串泥水。“這賽道設計得太專業了,既有直線加速段,又有彎道挑戰。”哈爾濱市民趙先生摘下頭盔,臉上還帶著興奮的紅暈。不遠處的射箭場里,孩子們正跟著教練學習拉弓,箭矢破空的聲音與林間鳥鳴相映成趣。
而到了冬季,這里便變身冰雪樂園。“去年推出的冰釣火鍋成了爆款,最多一天接待了500多人。”冰封的河面上,一個個雪洞旁支著小帳篷,游客們坐在暖棚里,看著剛釣上的鯽魚下鍋,“很多南方客人專門沖著這口新鮮來的。”滑雪場、雪地摩托等項目則讓營地延續著哈爾濱冰雪旅游的熱度。
四季皆有看點的設計,讓營地擺脫了“季節性歇業”的困境。春季的賞花徒步、夏季的河畔音樂會、秋季的采摘體驗、冬季的冰雕展,形成了循環往復的吸引力。“我們想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發現,這才是‘慢旅行’的真諦。”營地負責介紹到。
交旅融合的“高速+”創新實踐
周末的午后,營地的G331創意集市擠滿了人。貨架上,雙城剪紙、阿城版畫等非遺手作旁,擺著印著營地風景的文創冰箱貼。“這些產品把地域文化和營地元素結合,游客帶走的不只是紀念品,還有故事。”集市負責人介紹,每月這里都會舉辦主題市集,上周的“后備箱集市”吸引了200多輛私家車參與。
作為交投集團重點打造的項目,營地的“交通基因”無處不在。從哈爾濱市區開來的接駁班車每天往返6趟,車上配備了營地導覽手冊和充電寶。“我們和高速服務區聯動,在服務區設置了營地咨詢臺,不少過路司機看到宣傳冊就臨時決定拐過來看看。”李娜說,這種“高速+營地”的模式,讓運糧河谷成為京哈高速沿線的一個“流量節點”。
運營一年多來,營地已承辦各類活動50余場。從2025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越野滑雪馬拉松,到DS自然探索賽,再到“迷人的哈爾濱之夏”集體婚禮,多元活動讓這片土地始終保持活力。數據顯示,營地累計服務游客超10.3萬人次,其中三成來自省外。
夕陽西下,房車庭院的燈次第亮起。游客們準備晚餐,孩子們在草地上追逐最后一抹霞光。遠處的河面上,最后一位釣者收起魚竿,桶里的魚撲騰著濺起水花。這座誕生于高速路旁的營地,正用自然的饋贈與貼心的服務,重新定義著東北近郊的度假方式——當“快交通”遇上“慢生活”,碰撞出的不僅是一個旅游目的地,更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能。
實習記者 楊陽斯羽 記者 賈博
責任編輯:王忠巖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