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8 18:19 來源:黑龍江網
作為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哈肉聯,在歲月更迭中始終煥發著獨特光彩。從誕生之初的技術引進到如今的數字化升級,從堅守傳統工藝到拓展國際市場,這家百年企業用“守正”與“創新”書寫著屬于中國肉制品行業的傳奇。
百年溯源:從技術引進到工藝傳承
1913年,英國商人馬前氏在哈爾濱投資建立濱江物產英國進出口有限公司,引進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畜產品加工技術,生產出聞名遐邇的紅腸,這便是哈肉聯的前身——哈爾濱肉類聯合加工廠。百余年來,哈肉聯紅腸特有的果木煙熏味與濃郁肉香從未中斷傳承,即使歷經變革發展,紅腸制作的傳統工藝始終被悉心保留,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提升。
2007年,哈肉聯紅腸制作技藝被認定為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榮譽既是對其百年工藝的肯定,更是對其傳承使命的見證。從原料挑選到煙熏成型,30多道嚴格工序承載著老字號的匠心:僅選用自宰冷鮮肉,經專業檢疫確保無病害;遵循傳統配方,融合歐洲工藝與本土風味,讓肉餡呈現誘人的玫瑰紅色;灌制環節精益求精,保證腸體緊實飽滿;尤其是采用傳承百年的俄式窯爐,以果木與硬雜木混合煙熏,賦予紅腸獨特的天然木質香味與棗紅色外觀,使其在眾多肉制品中獨樹一幟。
品質堅守:道德為基科技賦能
“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這句傳承百年的理念,早已融入哈肉聯的生產血脈。從引入荷蘭施托克生豬屠宰分割線,到采用明火煙熏、低溫殺菌等先進技術,哈肉聯始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擁抱現代化。嚴格的內控標準貫穿全程:低溫冷鏈處理確保肉品本味,首末件檢查、自互檢、過程檢驗等管理手段層層把關,原料班組甚至對每塊肉逐一精修,不放過一根豬毛、一塊碎骨。
2021年啟動的數字化改造項目,累計投資超1000萬元,引進灌腸機、高速自動扭結掛桿機、自動裝盒機等智能化設備,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節省人力,更大幅降低了人工誤差,讓“高品質”從理念落地為可量化的標準。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與現代化管理體系的結合,實現了從原料入車間到成品入庫的全流程可控,為產品品質筑牢了科技防線。
創新突圍:產品迭代渠道拓新
百年傳承并未讓哈肉聯固步自封。如今,企業已形成8大類100多種熟食產品的豐富矩陣。針對哈爾濱旅游季熱潮與年輕消費群體需求,推出低鹽、低脂產品,在保留傳統口味的同時,滿足現代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追求。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哈肉聯持續開展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近期更斬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用科研實力證明老字號的創新活力。
在銷售渠道與營銷策略上,哈肉聯同樣展現出前瞻性。借助哈爾濱旅游影響力,推出“現場熱鹵鮮熏+預包裝產品”的全新模式門店,將“透明工廠”搬到消費者眼前,讓顧客零距離見證紅腸制作全過程,感受產品的真實性與可追溯性。目前,這種新模式門店已從哈爾濱拓展至北京、青島、新疆等數十個城市,打破了地域銷售界限,讓全國消費者都能便捷享用到熱氣騰騰的正宗哈肉聯紅腸。
版圖擴張:從地方名產到國際品牌
憑借過硬的品質與創新的模式,哈肉聯的市場版圖不斷擴大。目前,全國門店近200家,覆蓋華北、華東、華南等多個區域,產品不僅暢銷國內,更出口至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讓“哈爾濱紅腸”這一地方特產真正走向世界。
從松花江畔的小工廠到輻射全球的老字號品牌,哈肉聯的百年歷程,是中國民族企業堅守品質、勇于創新的縮影。未來,這家百年企業將繼續以匠心守初心,以創新謀發展,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老字號的獨特魅力。
實習記者 楊陽斯羽 記者 賈博
責任編輯:王忠巖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