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25 15:55 來源:黑龍江網
秋日的遜克縣常勝村,晨霧漫過331國道旁的紅色驛站,光影里,“鐵鍋燉”農家院的煙囪正升起裊裊炊煙。這個坐落于龍江大地的村落,正以文化為筆、山水為卷,描摹著一幅文旅相融、文興村興的生動圖景。
鄉土風情遇見文化韻味
331國道旁,投入65萬元打造的“醉美龍江331國道紅色驛站”靜靜矗立。彩磚鋪就的路徑串聯起黨史長廊,圖文并茂的革命故事吸引著往來行人駐足;20盞太陽能路燈在晨昏交替間亮起,既照亮了村民的歸家路,也為驛站增添了幾分暖意。
驛站周邊,“采摘體驗園”的葡萄藤下掛滿飽滿的果實,等著游客親手摘下這份田園樂趣;“鐵鍋燉”農家餐飲試點的灶臺熱氣騰騰,鄉土味的飯菜里,藏著村民對生活的熱忱。“不少游客來摘葡萄、看紅色展,臨走還帶點咱村的笨榨豆油,這文旅的路子走對了。”村里的經營者笑著說。
依托驛站區位優勢,常勝村慢慢鋪展文旅融合的畫卷。“農事研學”讓訪客體驗耕種的辛勞與收獲的喜悅,紅色文化展示牌讓過往路人感受歲月的厚重。這些探索,不僅讓村莊多了幾分人氣,更讓文化成為連接鄉村與外界的紐帶。
2000平方米的民生樂園
傍晚的常勝村,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文化陣地上漸漸熱鬧起來,這里涵蓋文化廣場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功能空間,籃球場上,青年們的身影在燈光下躍動;健身器材旁,老人們聊著收成與家常;乒乓球臺、象棋桌前,鄉鄰們的切磋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這片陣地,是村民的“文化大舞臺”。“喜迎三八婦女節”活動里,婦女們展示著多樣才藝;“迎七一倡廉促廉”參觀活動中,大家在紅色記憶里汲取力量;特色快板宣講、體育賽事等20余場活動輪番上演。從才藝展示到思想交流,從競技比拼到休閑娛樂,陣地上的每一場活動,都串聯起村民的喜怒哀樂,也凝聚著村莊的精氣神。
500冊藏書里的致富智慧
午后的農家書屋,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整齊的書架上。500余冊藏書涵蓋農業技術、文學經典等多個類別,農業技術手冊里,村民標注的蜂蜜養殖技巧、葡萄栽培要點密密麻麻,字里行間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書里講的葡萄整枝法子真管用,今年掛果比去年多了不少。”一位村民捧著《北方果樹栽培》,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農閑時,村民們總愛來這里坐坐,有的查閱肉牛養殖技術,有的交流蜂蜜釀制造詣,書頁翻動的聲音與窗外的蟲鳴交織,成了村里最動人的“學習曲”。從蜂蜜品質提升,到葡萄產量增長,書屋的墨香正悄悄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動力。
如今的常勝村,不僅榮獲了“國家級文明村”“省級十佳和諧村屯”“黑龍江省村莊綠化示范村”等榮譽,更在發展中攢下了實實在在的成果。2021年以來,村民人均收入從17600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20000元以上,720頭肉牛的規模化養殖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電商直播讓鄉土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文化如泉,潤物無聲。在遜克縣常勝村,文化早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文旅融合里的煙火氣,是文化陣地上的歡笑聲,是農家書屋里的墨香韻,正滋養著這片土地,走向更豐盈的未來。(孫婷婷 何文慧 記者 韓俏)
責任編輯:楊卉松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