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11-17 13:12 來源:黑龍江網
核電站常規島整段低壓轉子是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的一個關鍵部件,對鋼材冶煉、鍛造的水平要求極高,此前,全世界只有日本能夠生產。為了掌握核電站建造的主動權,本世紀初,中國下決心實現核電站常規島整段低壓轉子的國產化,而這一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中國一重集團水壓機鍛造廠。
按照技術要求,這個長14米、直徑近3米,重達715噸的超大鍛件中不允許有米粒大小的缺陷,更不允許存在任何的孔洞和裂紋。中國一重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作為15000噸水壓機的操作者,主要負責大型鑄鍛件的鍛造環節。那段時間,他全身心投入了技術攻關,整個團隊吃住都在水壓機旁,困了棉襖往地上一鋪,倒頭就睡,醒了就接著干。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全要靠我們自己干出來。為了解決這個關鍵的卡脖子技術,我們下決心自己研發,把它干出來。”劉伯鳴說道。
工人們每次切削加工,都需要把尺寸都控制在0.2毫米之間,通過反復測量和調整,保證產品的精度在0.05毫米之內。最終,經過專家組的驗收,產品一次性交檢合格,并且質量超越日本同類產品。這不僅填補了我國鍛造技術的空白,也徹底打破了此類核電關鍵鍛件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更使得轉子的采購價格從原來的每件8000萬元大幅降至2000萬元,極大降低了我國核電的建設成本。
中國一重用實踐證明:真正的核心技術,靠的是自力更生的韌勁和精益求精的匠心。這根轉子的自主之路,無疑為后續更多“大國重器”的誕生鋪就了基石,驅動著中國制造不斷邁向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記者 王林曦)
責任編輯:楊卉松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