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4-10 09:58 來源:黑龍江日報
記者從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牡丹江市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深化農村改革、推動就業創業,精準把脈謀發展,開出“良方”促增收。
助推特色產業 開出“致富花”
“多虧縣里幫宣傳、出主意,我們趕上了直播帶貨的好時候,淡季也能變成旺季。”7日,記者在林口縣康玉霞奎山粉條的門店前看到,工人正忙著將一箱箱粉條打包裝進快遞車,連續直播一周以來,僅在抖音平臺賬戶已銷售2123單,好評率100%。直播間里康玉霞吃著大鵝燉粉條,通過視頻教大家如何制作和粉條有關的菜肴,每天營業額超萬元。

康玉霞的直播間
回憶創業之初,她曾經背著樣品,挨家挨戶去超市、農貿市場推銷,常常連門都進不去。到如今,粉條廠占地10207平方米,具備年產1000噸粉條、粉絲的能力,年銷售純收入約200萬元。生產的粉條榮獲國家級綠色食品標識,還登上國宴餐桌,讓奎山粉條百年品牌聲名遠揚,暢銷全國。因其粉條品質優良,吸引各大超市采購,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哈薩克斯坦。在她的帶動下,30多名婦女實現就業。
牡丹江市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先后創建6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6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縣(市)納入國家級食用菌、白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35家,有效帶動1.1萬農民增收。此外,牡丹江市還不斷發展鄉村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高端定制農業突破1萬畝,畝均增收2000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突破10億元。

介紹托管種植技術
深化農村改革 “集約化”經濟凸顯
“看!這就是咱們的密植技術,25厘米壟上種植四棵玉米苗,這樣四棵苗的根盤在一起,起到抗風、抗倒伏的效果,還抗旱耐澇?!痹诹挚诳h金豐公社,負責人鄭偉給記者介紹新種植技術的好處。金豐公社目前與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李少昆團隊合作,按照13項技術、31個關鍵指標進行精細整地;運用美國普修斯增效技術改良土壤;播種、除草等環節都有統一標準,目前在林口縣托管了2萬畝土地,從種、肥、藥、耕等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實現了大田精細化管理,產量明顯提升?!拔覀兎N植的玉米要比農戶自己種植的每晌地多產3噸,給農戶送去真金白銀。”鄭偉說。
“土地托管給金豐公社,我們甩手就能當‘掌柜’,家里土地有收益,在城里務工還能掙一份錢。”柳樹鎮的村民說。通過推行土地規?;?、集約化、機械化與專業化生產方式,牡丹江全市農業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313萬畝,帶動2.5萬農戶實現畝均增收200元以上。此外,還發展規模經營,順應土地規?;洜I趨勢,大力推廣大戶承租等新型經營模式,培育省級以上示范社53家、示范家庭農場225家,土地流轉面積157.3萬畝。

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當閑置低效資產不再“躺”在賬上,資源便“活”了起來,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牡丹江分中心啟動后,激發了資產的新活力,助推農村項目資產持續充分發揮效益。日前,陽明區五林鎮五河村4號地共150畝機動地,在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牡丹江分中心產權交易平臺競價掛牌金額為24000元,實際成交金額112800元,溢價率高達370%,大大提高了村集體的收入,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保值增值。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實現交易額超過4000萬元,綜合溢價率達4.1%。
創業與就業 開辟多元渠道促增收
“藍莓原來是這樣一串串長在樹上的,嘗起來果香很濃郁,還能體驗自己采摘的樂趣,沒白來!”在牡丹江市西安區福興村長駿生態園,2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里碼放整齊的藍莓樹上,蜜蜂正圍繞著藍莓花授粉采蜜,成熟的藍莓綴滿枝頭。
“四棟藍莓大棚輪流開棚,還是供不應求。下個月采摘車厘子和蟠桃,7月份可以采摘妮娜皇后葡萄。咱們堅持發展綠色種植,讓更多人吃到健康的水果。”曾是轉業軍人的長駿生態園負責人于長軍,一邊忙著接待顧客一邊說,“多虧了鄉村振興資金,我們才能實現綠色棚室種植,給我們減輕了創業壓力。”

孩子采摘藍莓
大棚里,村民們正為藍莓修剪枝葉,他們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袄习褰o我們按小時付費,現在是農閑的時候,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多一份收入,挺好的。”一位大姨笑呵呵地說。
依托勞動密集型農業特色產業,越來越多的農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通過春育菜苗、夏采木耳、秋收瓜菜、冬裝菌包無縫銜接,形成了長期工與短期工相結合的就業格局。“在每年經濟作物采摘季節,至少10萬農民打短工,人均日薪200元以上。”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提升技能,讓農民務工就業“掙高薪”,奔赴他鄉“做能人”,創新創業“當老板”,目前已建成73個農民創新創業基地,全市農村創新創業經營主體達1.95萬個,帶動農民就業近23萬人。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