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18 09:33 來源:龍頭新聞
“我們企業是專門做冷凍南瓜出口生意的,生產中有一個環節必須要用人工切塊,這就限制了我們產能的進一步擴大。在我百思難得其解的時候,區里組織的學用貫通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參加培訓過程中我不但跟專家對接了更好的南瓜品種,去壽光參觀時學到了更好的管理模式,還通過班里的同學資源又建了3個生產基地,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都迎刃而解。”黑龍江省江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宏揚是個90后“新農人”,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雙城區周家鎮創業,原本學機械的他一頭扎進農業里,“常常感到很多東西還需要學習,多虧有了‘學用貫通’這種個性化、定制式培訓,學的都有用,學了就能用。”
“為適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新工種的培訓需求,2024年農業農村部啟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以下簡稱“試點”),我們雙城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緊扣區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和城鄉融合發展新要求,堅持‘學用結合、以用為主、重在實效’的理念,創新開展試點培訓工作。”雙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長城介紹,開展這一培訓,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繁榮,促使雙城區農產品形成“基地+平臺+渠道”的運營方式,實現指揮一體化、品牌一體化、渠道一體化、服務一體化的產品營銷新格局大有裨益。

開班儀式(雙城區農業農村局提供)
學:緊盯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新工種
近年來,鄉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鄉村產業的提檔升級,使得社會對新職業的需求量明顯增加,一批充滿活力的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
“參與培訓的學員共有100人,都是55周歲以下、具備較好的發展能力、創新潛力和帶動農民創業的鄉村CEO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主、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種養大戶帶頭人以及一些‘農二代’接班人。”負責此次培訓的雙城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徐為介紹,“按照他們不同的身份背景、專業特長等,分了兩個班——創新班和CEO班。”
“在第一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學習了農業職業發展規劃、農業信貸政策等知識,這在過去都沒系統學習過。”學員任麗麗感慨,“這次培訓不僅讓我收獲了知識,更讓我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成長。”
“通過線上線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學習,我對寒地小龍蝦生產能力、品牌定位,市場銷售現狀、產品質控有了充分了解,讓我堅定了建立寒地小龍蝦培育基地,帶動大家發展特色水產的信心。”學員單寶衛依托寒地氣候優勢,開啟了小龍蝦養殖新賽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學員們來說,產業發展先進地區的實踐經驗是最有用、最直觀的“教材”。外出實地觀摩學習,才能找到差距、開闊眼界、求取“真經”。創新班學員在壽光市農產品物流園了解了供應鏈管理知識,從產地預冷到分撥調度,學得清晰透徹;在浙江省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合作社,大棚內無土栽培的番茄讓大家眼前一亮,合作社年輕人手機直播采摘的銷售模式打開了大家的銷售思路。CEO班學員在河南豐樂農現代農業區參觀了連片的智能溫控大棚,高效的管理模式引發了他們濃厚興趣;在四川省農科院示范園,耐鹽堿的黑小麥品種也讓大家大開眼界。

學員在山東壽光參觀學習(雙城區農業農村局提供)
用:聚焦產業鏈定向學精準練抱團干
走進黑龍江省江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南瓜的香甜氣息撲面而來,馬宏揚領記者來到南瓜粗加工車間,里面切塊的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在國際蔬菜貿易中,這個南瓜塊不能用機器切,只能靠工人一塊一塊切出來。原來我們的工人切一天半到兩天,才夠上生產線加工5小時左右,生產線嚴重‘吃不飽’,浪費資源。”馬宏揚說,“培訓后我跟班級同學合作或者通過班級同學引導介紹合作,發展了幾個種植和加工基地,現在生產線每天能保證工作10小時以上,效益明顯增加。”
圍繞“學用結合、以用為主、重在實效”的核心理念,雙城區努力把課程建在產業鏈上,將課程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靈活運用實踐實訓、觀摩研學、頂崗實習、技能比拼等方式進行分段培訓,提升學員從事生產經營的實際能力。
徐為說,學員們通過培訓掌握基礎農業理論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極大增強了學員的社會責任感。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充分發揮傳幫帶精神,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學員李麗引入杭州景觀蔬菜種植技術,將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打造“田園變花園”新業態;電商先鋒陳鐵建轉型線上直播,將土雞、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楊崴創新“六統一”管理模式,成立合作社流轉7000畝土地種植有機作物,推動農業規模化、綠色化發展。
“兩年培養期內,我們要幫帶特色產業人員600人以上。”孫長城說。

黑龍江省江贊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凍南瓜出口供不應求
通:注重長引領長跟蹤長幫扶長賦能
《哈爾濱市雙城區2024-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鼓勵學員們抱團發展,制定創新創業項目書,把自己的人脈做紐帶,讓學員的產業和創業的優勢和以及想法通過紐帶相融合,通過各種方式召開定制農業全域尋單招商發布會,實現本區域“零信息差”。把有意向的學員推薦到區農民合作聯合社頂崗實習,對于有管理才能的學員簽訂任職協議,向龍頭企業、文旅企業以及農業托管服務組織輸送“學用貫通”人才。

黑龍江省江贊食品有限公司的南瓜生產線一角
“雙城知名企業以及志愿者協會為培育項目開放資源共享,給學員提供就業平臺。哈爾濱農業現代農機合作社、哈爾濱市聲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盛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國梁農機合作社以及哈爾濱彥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博文圖文工作室、江贊食品有限公司為學員提供農產品直播場地和技術服務支持,還有的為學員提供實習和就業職位。”徐為介紹,自2025年3月進入第三階段“學用貫通跟蹤服務期”以來,通過精準回訪、實踐指導與資源對接,推動學員將理論轉化為振興鄉村的生動實踐。學員們有的如馬宏揚、任麗麗等執著于產業創新,在鄉村經濟發展中大顯身手,有的活躍在農業生產一線,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彰顯責任擔當。學員張丹、周朝剛聯合種業專家,為農戶提供良種繁育技術指導,提升本地種子質量;學員陳剛研發了水稻新品種,還進行了科技成果轉化;聶艷江等學員聯動多方力量,在田間開展政策宣講與技術幫扶,成為農民貼心人;趙文成、高志勇協調村屯資源,破解生產難題,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截至目前,雙城區已形成‘學用貫通、產教融合’的良性機制,培育出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敢擔當的高素質農民。”隨著學以致用的成果不斷落地,大家對未來更是充滿信心,“我們將持續深化跟蹤服務,助力學員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新篇章。”
責任編輯:張澤國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